学术桥 >  引才政策 >  重庆

重庆长寿:聚力实施“十万英才聚长寿”育才计划

大国人才 2024-04-10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长寿区位于重庆中心城区以东,是重庆陆路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是国家首批环都市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西部地区重要的钢铁和综合化工基地,目前,已经形成钢铁冶金、化工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消费品“5+1”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长寿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战略,聚力实施“十万英才聚长寿”育才计划,加快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

  夯实人才政治引领

  加快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必须构建工作合力,强化政治引领。我们始终把牢党管人才这个“总牵引”,注重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着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来。

  为持续健全完善统一领导、科学决策、高效运行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我们对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构架进行了优化调整,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牵头谋划部署人才重点任务、重要活动和重点项目,切实履行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职责。

  为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我们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市内市外形势和长寿发展条件,对全区人才工作“家底”进行大排查,分行业领域和人才专题开展走访调研,研究分析人才工作薄弱环节和短板,谋划思考人才工作着力点和主要方向,科学编制形成《“十万英才聚长寿”育才计划》,明确了从2021年到2035年分三个阶段来实现“十万英才聚长寿”育才计划目标,为全区开展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构建高效协同工作格局。召开区委人才工作会、全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明确工作目标,提升工作认同。制定印发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定期召开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压实各级人才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推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强化人才思想政治引领。我们始终把“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旋律贯穿到人才教育培训、座谈交流、竞赛比拼等各类活动之中,通过每年举办人才主题活动,培训专家人才,教育引导各类人才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同时落实区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每名区领导直接联系服务2名专家人才,进一步畅通了人才参政议政渠道,加强了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注重引育并举

  构建吸引人才强磁场

  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必须引才和育才“两手抓”,迭代升级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引育政策,丰富人才活动,打造能承载更多优秀人才的高能级人才平台和载体。为此,我们积极破除惯性思维,大力推动引才聚才系统重塑、迭代升级。

  在人才政策体系方面,我们制定印发了“十万英才聚长寿”育才计划政策三十条及其实施细则,迭代升级人才培育、人才激励、人才引进和人才服务等政策体系,特别是对引进国际国内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等“塔尖”人才以及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的人才(团队)制定“一人一策”。

  为夯实人才政策“四梁八柱”,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及时修订发布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出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扶持办法、“揭榜挂帅”科研项目实施方案、人才公寓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不断健全人才引育体系。

  为丰富人才平台载体,我们与重庆市人社局签订了人才专区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国·长寿国际化特色化新材料产业人才专区;与清华大学签订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长寿基地协议,承接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学子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依托清华大学实施长寿领军企业人才“鲲鹏计划”,着力培育集聚新材料、生命科学、现代农业等领域专家人才150名;新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320余家,新增省部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机构等140余家,不断为人才拓宽丰富载体和搭建引育平台。

  突出价值导向

  激发人才作用发挥

  要想发挥人才智力支撑作用,必须突出价值导向,破除“四唯”,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因此,我们在平台打造、激励支持等方面不断用心用力,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动能。

  建立人才“数字”智库。我们紧扣重庆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集聚全区“两地一城”建设、打造中国西部数谷等中心工作,每月举办一期“数字大讲堂”,对全区干部职工进行数字思维培训,着力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督促指导部门、镇街、村(居)联动配合,以长寿经开区、高新区为重点,在全区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全面掌握人才资源,数字化动态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长寿籍在外优秀人才等智库,累计入库人才(团队)4700余人(个)。

  精准发挥人才智力支撑作用。依托人才“数字”智库,结合全市、全区产业发展定位和结构布局,合理划分智库人才(团队)专业类别、行业领域,通过“揭榜挂帅”、座谈交流、技术研讨、项目攻关等方式,累计收到人才(团队)合理化意见建议360余条,攻克“卡脖子”等核心技术难题190余个,动员100余名长寿籍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为激励人才担当作为,聚焦人才(团队)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社会贡献等评价维度,我们还组织开展了首届长寿英才评选,共计评选表彰长寿英才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和青年拔尖人才112名,进一步激励了广大专家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聚焦成渝地区

  推进人才协同发展

  人才工作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融入国家战略和中心工作,一体谋划推进。我们把人才工作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大局,持续强化优势互补和交流协作,聚力唱好人才工作“双城记”。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庆市委“一号工程”以及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的安排部署,我们及时成立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合广长(重庆合川、长寿和四川广安)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印发了《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等文件,为增强成渝地区人才协同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为加强人才交流互动,通过选评推荐2名“三峡之光”访问学者分别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研修,与广安市互派交流挂职干部,邀请邻水县干部来长参与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系列举措,有效促进成渝地区人才交流互动。

  为推进人才协同发展,我们通过共建研发平台,建立长寿、广安两地继续教育合作机制,推动专业技术职称互认互用,举办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人才国情研修班、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走进长寿”活动,联合举办“长创常新·才聚长寿”创业创新大赛、“汇智·木兰、汇智·投桃”川渝协同创新交流、“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等活动系列举措,实现人才平台共建、人才资源共享和人才活动共办。

  (李福科,作者为重庆市长寿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