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学术体检服务-人才评价
首页 > 热点评说
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一篇Nature改变命运!奖励100万,直升教授、博导,当上实验室副主任......
此次表彰是贵州中医药大学建校近60年来,首次空前力度对做出重大科研贡献个人给予重奖。

  为激励表彰该校硕士生导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彭立在医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贵州中医药大学校党委经研究决定:奖励彭立同志个人100万元,支持以彭立同志为带头人搭建科研平台;聘任彭立同志为学校四级教授,并增列为校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按程序选拔彭立同志为二附院临床医学实验室副主任。

  据了解,此次表彰是贵州中医药大学建校近60年来,首次空前力度对做出重大科研贡献个人给予重奖。

  彭立是谁?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重奖?这就要从一篇Nature文章说起!

  2022年4月27日,慕尼黑大学Sarajo K. Mohanta及Andreas J. R. Habenicht共同通讯(贵州中医药大学彭立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Neuroimmune cardiovascular interfaces control atheroscler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假设周围神经系统可能直接与患病动脉相互作用。出乎意料的是,在小鼠和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外膜段中出现了广泛的神经免疫心血管界面 (NICIs),显示出扩展的轴突网络,包括靠近免疫细胞和中层平滑肌细胞的轴突末端的生长锥。

  随着疾病的进展,外膜免疫细胞浸润在动脉树中全身扩张,一些免疫细胞聚集体在小鼠和人类动脉床的不同部位发育成结构良好的动脉三级淋巴器官 (ATLO)。这些观察结果以及炎症性疾病神经免疫学的进展使研究人员考虑 PNS 与斑块相关外膜白细胞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在这里,该研究报告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 NICIs,它们参与了激活的结构 ABC 的形成,并且靶向 ABC 的交感神经系统 (SNS) 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控制。

  该研究假设周围神经系统可能直接与患病动脉相互作用。出乎意料的是,在小鼠和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外膜段中出现了广泛的神经免疫心血管界面 (NICIs),显示出扩展的轴突网络,包括靠近免疫细胞和中层平滑肌细胞的轴突末端的生长锥。

  小鼠 NICIs 建立了结构性动脉-大脑回路 (ABC):腹部外膜伤害性传入神经通过脊髓 T6-T13 背根神经节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追踪到更高的大脑区域,包括臂旁神经元和中央杏仁核神经元;交感传出神经元从髓质和下丘脑神经元通过脊髓中间外侧神经元以及腹腔和交感链神经节投射到外膜。此外,ABC 周围神经系统成分被激活:脾交感神经和腹腔迷走神经活动随着疾病进展而增加,而腹腔神经节切除术导致外膜 NICIs 解体,减少疾病进展并增强斑块稳定性。因此,周围神经系统使用 NICI 组装结构 ABC,而对 ABC 的治疗干预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此项耗时12年,具有开创性、标志性的成果,实现贵州中医药大学及整个贵州在《Nature》正刊发表高质量医学科研论文“零”突破,代表学校科研水平在这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发现的神经系统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产生联系,即“大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对话”,为科学家找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幕后主使提供了新思路、构建了新路径。

  研究发布后,国际医学界给予高度肯定,认为“神经免疫信号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是对该领域有价值的贡献”“这项基础研究将开创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思路”。有网友留言说,“只要肯钻研,非‘双一流’高校的学者一样可以在国际顶级杂志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者简介

  彭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舌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职。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才。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主要采用免疫学技术、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形态学技术、网络药理学技术、基因组学技术等研究手段,开展斑块形成、破裂的分子机制研究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累计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8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参与高水平SCI论文5篇,参编或主编专著4部。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