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学术评审 >  专家观点

姜朝晖:教育智库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中的使命和担当

来源:教育测量与评价 作者:姜朝晖 2021-01-26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编者按】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国各地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这一文件精神的热潮。2020年11月29日,长江教育研究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及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教育评价改革’教育智库专题研讨会”,紧扣“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主题,与会专家各抒己见,既有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深层解读、对“五唯”的来源及其破解之道的理性思考,也有对教育评价技术如何促进“四个评价”的独特视角,还有对区域性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经验总结和实践反思,等等。本刊辑录了部分与会专家的主题报告,以飨读者。

  【关键词】 新时代教育评价;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

  原载《教育测量与评价》2021年第1期

  作者介绍:姜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举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当前,全国教育系统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热潮。作为产出政策思想和提供智力支撑的教育智库,更需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智库只有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增进思想认识,明确“为什么改”“改什么”“如何改”的问题,才能切实将理念、认识转化为行动自觉。

  《总体方案》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2018年,我国召开了新时代首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深刻阐述了教育评价改革这一重大问题,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的重要论述,是教育系统准确把握《总体方案》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总体方案》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文件。可以说,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教育评价改革最高规格的文件,也是第一份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相当长一段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和学校,评价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总体方案》的重要性和作用不言而喻,这也是目前各地高度重视、积极推动评价改革方案落地落实的重要原因。

  《总体方案》明确了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既有近期目标,即“经过5至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又包括了远景目标,即“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这一远景目标,可以说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的“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相呼应的。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没有教育评价的现代化,也很难有教育的现代化。因此,这一目标的确立,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总体方案》理清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路径。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教育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从这个角度看,解决教育评价的问题,不仅要从教育内部发力,更要从教育外部着手。因此,《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以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为抓手,明确了5类主题部署了22项改革任务,既有价值层面的引领性,又有问题导向的针对性,同时兼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全社会协同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实现路径。

  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当前教育评价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和堵点

  问题导向,是制定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教育智库只有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破五唯”的指示精神,深刻理解当前制约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桎梏,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深层次的症结所在,才能为破解教育评价改革的顽瘴痼疾提供智力支撑。

  教育评价改革重点,是要破解关键的“唯升学”“唯分数”问题。教育评价改革针对的对象和问题很多,但从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来看,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破五唯”中,最关键的是要破解“唯升学”“唯分数”问题。作为普通群众,最看重的就是孩子能不能升学,能不能上一所好的学校;其次就是分数,因为分数决定了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年舆情监测表明,在“五唯”中,网民对“唯升学”关注度最高,达到了 37% ,其次是“唯分数”(23%)、“唯文凭”(18%)、“唯论文”(13%)、“唯帽子”(9%)。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升学、分数是学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重点要深化中高考改革,以考试改革推动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发展观,推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让孩子接受适合的教育,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形成人皆人才、人人成才的生动局面。

  教育评价改革难点,是要解决不同评价主体间协同落实的问题。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多方主体、多方利益,它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如何协调好这些不同主体,形成教育评价改革的合力。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这五类主体,在教育评价的问题上,认识是不完全同步的。可以肯定的是,对党委政府来说,只要没有破除传统的“政绩观”,“清北率” “重点率” “一本率”的问题就很难在短期内破解;对学校来说,如果没有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片面办学行为,就很难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机制;对教师来说,如果不改变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就很难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对学生而言,如果不破除分数至上、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就很难落实;对社会来讲,如果继续强调学历、文凭的重要性,就很难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报考大学特别是“双一流”大学的局面。可以说,在多个不同主体之间,只要有一方存在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做法,教育评价改革就很难推进和深化。因此,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必须让五大类主体形成合力。

  教育评价改革堵点,是要扭转人民群众教育功利化的认识误区。教育评价改革最大的堵点,是深植于人民群众头脑中的思维观念。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传统理念深刻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要改变这样一种观念是极其困难的事。有关调查显示,国内大陆的家庭平均要为每个孩子准备 29万元的教育费用,有超过 93% 的家庭为孩子请过私人辅导,这个数据位居全球首位。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现在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这种状况是不对的,但又在沿着这条路走,越陷越深,越陷越深”。这样一种“观念惯习”,导致了整个“教育场域”的异化。它既和我国上千年科举制度的传统文化有关系,也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能供给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不同层次学校毕业后社会地位待遇福利的差异化有关。因而,建立制度、优化机制是可以通过政策文件的执行短期内见效的,但是教育功利化的观念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的长期努力。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提及的重点、难点和堵点只是相对划分,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体现,而且也没有覆盖教育评价的所有方面,笔者主要是从个人理解的角度,提出对教育评价改革重点、难点和堵点的一些认识。

  三、积极作为,全方位深层次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落地落实

  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智库具有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引领舆论等重要功能,由此决定了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中,教育智库必须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是积极参与《总体方案》贯彻落实的跟踪评估工作。在《总体方案》出台之前,包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内的国内许多教育智库都参与了前期研究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的咨询报告;《总体方案》印发后,各地都在认真贯彻落实,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和落实举措。但是政策落实得好不好、有没有效,需要进行后期的跟踪评估。各地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校教育智库都拥有专业的研究力量,应该积极参与到后续的跟踪评估中来,有关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及时给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切实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评价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评价是个非常专业、风险较大的工作,既涉及价值导向的问题,又有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问题,还有评价结果应用问题。对于一些关于道德、人文类的软指标,存在很难量化的问题。比如师德、学生综合素质、劳动教育等。还有《总体方案》提到的要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如何平衡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关系,做到既要有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水平?对于教育评价的专业问题,教育智库需要深入研究,为教育评价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

  三是全力指导基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教书育人。教育智库具有服务基层指导实践的职能,特别是省市一级的教育智库,对基层学校的指导更加紧密而频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中小学就是引导学校按照规律教书育人,真正做到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同时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回归育人本分;对高校而言,还要引导学校人才培养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之,教育智库要通过参与学校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学校诊断评估等活动,切实推动学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四是专业阐释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营造良好氛围。教育评价改革最大的堵点在于人民群众观念问题。对于教育智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好专业优势,开展政策解读工作,推动《总体方案》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率先落地;同时,通过在媒体平台发表一系列的“科普”性文章,开展群众心理的“疏堵”工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自觉参与到教育评价改革中来。加之教育智库和党委政府、学校、教师、社会等不同主体都有紧密的联系,还需履行协同战线的职能,加强与不同主体间的沟通、对接和交流,推动全社会形成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强大合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