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引才政策 >  福建

厦门火炬高新区多举措促两岸人才交流

台海网 2019-06-27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融入国家高新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以最大诚意、最强力度吸引台湾人才创新创业,致力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相似的生活习俗、生命礼俗、文艺风俗,让厦门与台湾间有了更便利的交流合作条件。作为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主力军,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融入国家高新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以最大诚意、最强力度吸引台湾人才创新创业,致力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引进台资企业近3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其中台籍人员超过3000人,厦门市台湾特聘专家、专才共162人,行业主要集中在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LED、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等四个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A

  抓招商 龙头企业招来“金凤凰”

  说起高新区与台湾交流合作的渊源,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据园区负责人回忆,为了顺应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热潮,高新区成立了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其运营模式正是学习新竹工业园。“该运作模式不仅以先进的管理理念,较好地服务了当时的归国创业‘大部队’,也为台湾同胞来火炬高新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恰逢此时,台湾光电正向大陆进行产业转移,高新区充分发挥厦门的对台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的优势,主动承接这一溢出效应,推进与台湾地区光电产业在技术攻关、市场拓展、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合作,并于1996年起,先后引入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冠捷科技、宸鸿科技等一批台湾地区光电企业落户,形成强大的吸附和集聚效应。

  近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强链补链、以商引商原则,通过龙头企业,不断升级招商引资的“吸附器”作用,依靠推进电气硝子玻璃基板、天马TFT平板显示二期、宸鸿穿戴式及3D触控模块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创造出新一轮“产业链效应”。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厦门光电产业的发展,不仅让高新区在全球光电产业版图中形成一个闪亮的“地标”,更为园区招来了“金凤凰”。据统计,通过引进联芯、紫光展锐、美日丰创、电气硝子等重大项目,柔性集聚了一批台专业技术人才,仅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长期派驻厦门的台籍员工就有200多人,其中不乏厦门市“台湾特聘专家”、“双百计划”创新人才,甚至还有不少台籍员工已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

  B

  搭平台 高新区成台企登陆首选地

  多年来的经验向高新区的管理者们证明了,为产业“强筋壮骨”,不仅要抓住产业发展规律,更要留住人才。为此,高新区始终将顺时顺势发挥闽台“五缘”优势,作为增强园区人才吸附力的必修课之一,通过产业合作、技术交流、人才项目对接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对台湾人才的吸引力。

  2006年,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挂牌成立,为台湾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更专业的圆梦平台。据了解,该中心是科技部批准的首批“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其搭建的台湾中小科技企业创业孵化平台,已成为厦门市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一个窗口。“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气候、生活习惯接近,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主打‘对台’特色,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科技园区,在对台人才政策方面很有吸引力。”闾邱祁刚说,基于地理位置、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要素,他与台湾集成电路行业专家璩泽中最终将项目的落脚点锁定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2015年2月,明晟鑫邦注册成立,并在厦门市政府和火炬高新区的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

  然而,这只是高新区打出的其中一张“对台牌”,近年来,园区在积极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动两岸人才交流平台建设上下足功夫,不仅为台湾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更凭借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为两岸企业和高端人才提供便捷的对接平台,成为台企登陆的首选之地。

  截至目前,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共引进台湾创业企业75家,重点聚焦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生物技术、文创、信息技术等领域。其中,3家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3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获评市级人才政策项目。

  与此同时,园区派出招商骨干赴台开展招商宣传推介,主动对接台湾高校、研究院所、产业园区、产业协会等机构,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平台化、机制化、常态化发展。其中,与北京清华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三方共建的清华海峡研究院,构建了一个产学研综合创新平台;与台湾拓扑产业研究所签约,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了更新的合作模式。

  C

  重政策成为台湾人才坚实后盾

  除了依靠招商和平台的带动,高新区还将鼓励、支持台湾优势产业高端人才来厦创业的决心写进了政策中。

  为更好地营造台胞在厦创业、就业、生活的温馨氛围,高新区出台并落实《关于落实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创业就业政策的实施细则》,细则对如何发放台湾青年创业启动资金、创业场所租金补贴及住房补贴等做出了具体要求,并在市级政策基础上将台湾青年年龄放宽至45岁,助力台湾青年创新创业。

  同时,修订众创空间政策,鼓励众创空间引入台湾创客项目,明确每新增一个常驻办公的台湾创客项目,一次性奖励众创空间运营机构3万元,并且将单个众创空间运营机构引入台湾创客项目奖励从每年最高不超过30万元上调至每年最高不超过150万元。

  如今,台湾创客团队在火炬高新区不断涌现,其中在孵台湾创客项目数已突破200个,园区累计吸引台资投资额达85.3亿美元,引进台资企业约3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吸纳就业人数61139人(其中台籍人员超过3000人)。

  此外,火炬高新区还通过完善园区的配套设施,为吸引台湾人才集聚加码。针对目前生活成本高、房价过高等突出问题,加大人才房政策优惠力度,扩大政策覆盖面,推出远低于市场价的人才公寓,帮助高端人才在厦“安家落户”;坚持产城融合,以企业和人才需求为导向,从空间规划、功能布局、生活服务配套等多个方面完善园区综合环境,持续推进创新社区、邻里中心等配套建设,为园区台湾人才的工作和创业之路,扫除“后顾之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