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学术评审 >  专家观点

文东茅: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需回归常识

来源:教育测量与评价 作者:文东茅 2020-08-06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编者按】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的审议通过,既是对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任务的落实,也为未来一段时间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特邀知名教育专家以笔谈形式,从不同角度探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理念、思路、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评价;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

  原载《教育测量与评价》2020年第8期

  作者介绍:文东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工作组成员

  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可谓切中时弊、事关全局,意义深远、势在必行。而要真正落实该方案,不仅需要有决心和魄力、有具体政策支持,更需要一场面向全民的有关教育、考试、评价的常识启蒙,否则仍然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因为常识是常人通常应该具有的基本认识,只有回归“基本”才能把握“总体”,只有拓展群众基础才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教育评价方面需要普及的常识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一、评价要服务于教育,而非相反

  评价是对已有工作的评判、分析和总结,是未来工作的基础。“以评促建”是评估工作的基本理念。可能正因为觉得只要有评估就可以有鞭策、竞争、激励和问责,就可以改进工作,再加之有强大的行政能力和统一的制度规定,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注重检查、评估、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各种考试评价,对学校办学条件、安全卫生、教师教学、职称评定、党建团建、课外活动等无一不要经常进行检查评估。因为评估结果涉及名次、声誉、奖励、晋升甚至“饭碗”和“乌纱帽”,所以没有人敢轻视怠慢。久而久之,学校的各种工作就都以检查评估为中心了,甚至患上“评估依赖症”或“评估上瘾症”,似乎不评估、不迎评就不会做事。这种病症由来已久,顽固难治。早在2007年,《教育部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校检查、评估工作的意见》就出台了,明确指出:“各种检查、评估过多,许多内容多头检查、重复评估,一些学校一年接受上级检查达十几次,有的学校甚至超过几十次,学校普遍反映负担过重,校长难以静下心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时至2018年,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中仍然有以下表述:“近年来,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不断加强……。但也存在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地方和基层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既不利于集中精力抓落实,也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可见,多头、重复检查评估的问题并没有得以真正解决,而且在教育部门之外也普遍存在。 

  此次《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这既是指导思想,也是基本常识:“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包括各种考试、评价、检查、评估在内的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和服务于这一中心;如果检查、评价妨碍、违背了教育,就应及时改变或制止。 

  二、学习是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不只是为了考试和升学

  幸福美好生活是人类始终如一的共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不仅指代求学的那一类人,而且也指向学习的目的,即学习如何过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教学”意味着要教导学生学习如何更好地“生”(学习和生活);“先生”则需要为人师表,率先成为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幸福生活的表率。但不幸的是,在现代教育中,人们似乎忘记了“学生”“教学”“先生”的本意、初心和本职。学校普遍的现状是:一切工作为了考试、分数和升学。因此,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只是围绕书本知识和考试大纲,学习的“习”只是完成习题、反复练习,学习基本上无关学生的经验、生活、真实需求和意义建构,更不用说增进生活的美好了。

  在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今天,尽管不少人对教育的需求、期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大多数人普遍持有的观念仍然是:高考改变命运;学历决定人生;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只有上名校,生活才美好。提升学历、考取名校可以增加收入、提高社会地位,这确实是一种常识。殊不知,金钱的多少和地位的高低并不能决定人生是否幸福,其影响终归是有限的,这也应该是一种常识。曾几何时,小学生高高兴兴背着书包上学去,几年之后,在作业、考试、分数、排名的折磨之下,孩子们过早地失去了童年,失去了轻松、单纯、好奇以及对学习的兴趣,随之而来的是不断蔓延和加深的挫折、失败、恐惧、迷茫和焦虑感,有些学生越学越厌学、越学越痛苦。这种状况下的教育和学习不但不能增进幸福,反而成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痛苦之源。

  对于学习和教育,我们可能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而为师生谋幸福, 也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学习幸福、幸福学习,这一理念应该成为所有师生、家长的常识、共识,也应该成为教育评价的根本目标和追求。

  三、考试不等于评价,更不是评价的唯一依据

  考试是一种检测方式,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选拔性考试、达标性考试、检测性考试;考试形式不只有笔试,还包括面试、演示(如艺术表演)、展示(如美术作品)、测试(如体育技能)、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考试分数(如“80分”)是一种客观结果,是评价的依据之一,而“及格”“良好” “退步”“进步”才是主观评价。以上这些都应该属于简单的常识,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往往被人忽视,以单一的考试(笔试)取代其他考核方式已成为常态,凡有考试就有分数,凡有分数就有排名,有分数和排名就可直接评价学生学业优劣以至于品德高低。因此就有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说法。

  此次《总体方案》提出“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就明确告诉人们:除了结果评价,还有过程评价;除了绝对分数和录取率,还有综合考虑学生基础、学校办学条件的增值评价;除了基于考试分数的“单一评价”,还有综合考虑学生能力素质、平时成绩的“综合评价”。考试服务于评价,评价服务于育人,要根据教育的需要选用不同的考试、评价方式,通过个性化、科学、有效的评价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帮助他们选择学习科目、专业和学校,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才是考试、评价的目的、意义所在,也是教育评价改革努力的方向。

  四、“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有前提条件的

  长久以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按分数高低录取才是最公平的”已然成为众多国人坚定的信念,殊不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有前提条件的,人们对这一常识的认知缺失非常不利于当下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各类大小考试中,人们 看到的考试分数,其实只是对部分科目、部分内容考试成绩的原始分加总,用这种分数进行排队不仅“原始”,而且也不一定公平、合理。试想:一人语文60分、数学100分,另一人语文、数学各80分,两人总分都是160分,但他们的才能相同吗?同样,选拔体育特长生,让姚明与刘翔比100米(速度)、3000米(耐力)、立定跳远(弹跳),这公平吗?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中考、高考以至于研究生考试的“常识”和“常规”都是统一科目、原始分加总、按总分高低录取,即便是试图综合 考虑平时成绩、高考分数和高校测试的“三位一体”招生改革,也要求把三项分数按一定比例加总、排队。笔者认为,这样一种“标准化”的考试评价模式,与国家倡导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精神实质还有很大差距,难以实现“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目标。

  我国是考试大国,但大众对考试、评价的普遍认知水平实在是有限。例如,恢复高考已经超过四十年了,国人仍然没有接受“标准分”的概念;在历年的志愿填报过程中,人们终于发现“不同年份分数不可比”,勉强接受了“不仅看分数还要看名次”的观念,但大家能接受的仍然只是全省统一大排队,即使是对“不同学科、专业可以有不同标准和不同排队”“同一个人在不同队伍有不同排名”这种简单的推广都难以接受,所以至今也难以实行“一档多投”“多校录取、自主选择”。再如,尽管师生都在考场身经百战,但真正知道并重视“信度”“效度”概念的人却为数不多, 所以人们常常会看到,为了保证“公平”,组织者在各类考试(如研究生面试、公务员招聘)中自行建立“题库”、考生“随机抽题作答”的现象,却很少有人关心试题的覆盖面、等值性、预测度等问题,也较少考虑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还有,考生都知道高考后要填报志愿,但很多人并不把它视为一次重要的自我评估和学业选择,“不浪费考分”是多数人志愿填报的基本原则。为此,管理部门也一改“志愿优先”的做法,统一将“平行志愿、分数优先”作为基本的录取规则。殊不知,基于兴趣、专长的内心“志愿”不论对学校招生还是学生成长都是最宝贵的,需要用心培养和精心呵护。

  此次《总体方案》再次提出着力破除“唯分数”的顽瘴痼疾,其着力点或许不仅仅在于专家、考官的培训和选拔,更应该着眼于民众对考试、评价基本认识的普及和观念的提升。

  五、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不是写论文

  教育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由于直接“评教”没有统一标准,费时费力、困难重重,于是在中小学便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绩;由于没有学生的统一考试成绩为依据,在高校便主要以科研状况作为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依据;由于科研水平也难以评价,于是就以科研经费、发文数量和期刊类型(如是否为 SCI)等指标来代替。这些都是当下习以为常的做法,却很少有人会反思当下教育评价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即效度: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学生成绩、科研经费和论文发表到底能不能有效测度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和水平?能不能体现他们在“育人”方面倾注的爱心、精力和智慧?而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我们却长期一犯再犯,“唯论文”已然成了“顽瘴痼疾”,严重地误导了教师的价值认知和时间、精力分配。

  既然对教师的评价不能简单化,就不应该简单化,而应该向多元、综合、有效的方向努力。一方面,需要通过学生成绩、进步、品德习惯养成等指标改进“结果评价”,同时也要通过日常备课、 集体教研、公开课展示、师生日常交流等环节强化“过程评价”。更重要的是,要让所有教师意识到,教学和育人是“良心活”,对于投入多少、成效如何当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应该努力建立一种基于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激励、不断成长的机制。减少评估、增加信任、自尊自律,可能恰恰是师生普遍欢迎的,也是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大道。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