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第二期国际评论英文创作培训班即将开课

2020-12-28

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国际评论英文创作培训班致力于向学员传授国际舆论学的知识,提升学员的英文书面表达说理技巧,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推动中外文明互鉴交流做好能力储备。培训班由海内外知名教授、资深英文编辑和知名英文...

  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在成功举办首期国际评论英文创作培训班后,决定举办第二期。本期培训班致力于向学员传授国际舆论学的知识,提升学员的英文书面表达说理技巧,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推动中外文明互鉴交流做好能力储备。培训班由海内外知名教授、资深英文编辑和知名英文专栏作家亲自授课。

  培训班目标如下:1、使学员熟悉基本国情和国际舆情;2、帮助学员学会切入或开启相关议题;3、用英文撰写一篇选题时效性强,论述角度新颖,能够产生良好社会效应的高质量评论文章。培训班授课老师除授课外,还提供一对一,手把手的课后写作指导和作业批改。另外,培训班期间和培训班结束后由师生共同参入交流讨论的微信群将提供许多教学相长的机会。为了做到选题新和实效性强,结业评论作品允许相对延后完成,择优推荐到相关英文媒体上发表,并参加培训班的优秀评论作品评奖活动。

 

  授课内容与日程

  1月11日 上午 8:30—12:00

  培训班开学仪式

  第一讲   贾文山:《论中国全球胜任力》

  第二讲   何伟文:《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如何与欧美主流舆论话语体系深度对话:实践案例分析》

  课外作业:学员阅读和评析中国和外国媒体发表的原版英文评论文章

  1月12日 上午 8:30—12:00

  第三讲   龚炯:《中国的对外(国际/全球)传播如何才能做到赶上、齐跑和超越?》

  第四讲   李克:《修辞批评的内涵与外延与西方论辩修辞思考》

  课外作业:学员作出评论文章初步选题

  1月13日 上午 8:30—12:00

  第五讲   丁刚:《网络新闻评论写作》

  第六讲   高静宇:《中国学者应该如何与国际思想理论界进行学术对话?——以<国际思想评论>为例》

  课外作业:学员完成评论文章第一稿

  1月15日 上午 8:30—12:00 

  第七讲   朱萍:《对外传播中英文评论的采编实务》

  第八讲   张超:《提升中国声音海外社交平台影响力的传播策略》

  课外作业:学员完成评论文章修改稿

  1月16日  上午 9:00—10:30

  培训班结业仪式

  公布学员英文评论作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培训班结业证书授予仪式

  

  招生简章

  一、招收对象

  从事对外传播相关工作的媒体人士、各行各业公职人员、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教师、硕、博士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招生人数100人以内。学员选定采取自愿报名,单位推荐,择优录取的方式。

  二、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1月9日

  授课时间:2021年1月11日至1月16日

  授课地点:腾讯会议

  三、学习认证

  学员全程参加培训课程,阅读必读材料,完成一篇内容和语言表达质量合格的英文评论可颁发结业证书。

  四、培训费用

  学费500元。

  五、报名通知

  下载报名表(见附件),按照要求如实完整填写,将填写好的PDF电子版于2021年1月9日前发送至培训班专用邮箱hozf456@163.com,邮件主题统一命名为“姓名+2021第二期国际评论英文创作培训班报名”。高等院校/媒体单位集体报名敬请提前电话联络。学员报名成功后将会告知具体的交费方式以及授课平台信息。请学员密切关注。

  六、学员管理

  在培训班授课期间,学员应提前20分钟使用真实姓名加入在线会议室,培训班学员在非交流发言阶段保持静音,授课禁止截屏录音。学员应认真听课,按时完成评论。

  七、竞赛须知

  本期培训班新加入竞赛环节,学员的评论作品可以参与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的英文评论评选。英文评论可围绕时事新闻、热门话题、社会现象展开,要求原创,英文在800-1200左右,语言干净,立场鲜明,逻辑清晰。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设立评选委员会,根据英文评论作品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800元;二等奖:600元;三等奖:4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九、联系方式

  联系邮箱:hozf456@163.com 

  联系电话:18669384862

  联系人:  马老师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文学楼118室

  邮编:264209

  主讲嘉宾

  贾文山:美国麻省大学传播学博士,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理论、跨文化/国际/全球传播、公共外交研究等。贾文山教授发表中英文论文/章节/评论100余篇,出版中英文国内外发行编/著/译共十多部,其中多部/篇获得杰出作品荣誉。目前应邀担任Taylor & Francis/Routledge出版发行的“中华文明视角下的新闻与传播”(Chinese Perspectives on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英文学术丛书和由Peter Lang出版发行的“跨学科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The Belt & Road Initiativ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主编。近年来,贾教授应邀就中国外交和中美关系等议题撰写和发表多篇中英文评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授课题目:《论中国全球胜任力》

  何伟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国际财经》总编辑,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副主席,China Focus终审定稿人。1997年—2003年先后任中国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1993年—1996年任国际商报副总编辑。此前曾任中国国际经济信息中心秘书长及驻欧洲(德国科隆)代表,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处长,第五届联合国贸发大会秘书处雇员。1967年对外经贸大学外贸经济学学士,1995 年获得哈佛商学院高级经理培训证书。著有《商会》《飞越太平洋——美国西海洋市场概览》《赢在美国》及200余篇文章。

  授课题目:《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如何与欧美主流舆论话语体系深度对话:实践案例分析》

  龚炯:1995 年毕业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总校,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任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包括产业组织、金融、反垄断、规制、竞争政策和国际贸易等。在经济学和电子工程领域均有国际一流期刊论文发表。曾是英国 Emerald 出版社发行的中国国际贸易权威英文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 (JCEFTS) 的执行主编。也是多家亚洲英文报纸的评论版特约专栏作家,包括为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Global Times、央视新媒体 CGTN 等固定撰写政经文章,同时也是央视多套节目的经常嘉宾。

  授课题目:《中国的对外(国际/全球)传播如何才能做到赶上、齐跑和超越?》

  丁刚: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英文版》高级编辑,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成为首先进入现场的中国记者之一,采写的报道获中国国际新闻一等奖。2006年撰写的《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一等奖。近年撰写了大量中英文时政评论,数次荣获中国新闻奖。著有《二战,在寻访中》《脱美国化——寻找中国现代化的定位》《中国方向》等书。

  授课题目:《网络新闻评论写作》

  朱萍:中国日报评论部言论室主任,高级编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曾获得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二等奖、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三等奖;入选2019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授课题目:《对外传播中英文评论的采编实务》

  高静宇:中国社会科学院英文季刊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学术编辑,创刊人之一。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专业兴趣为政治学和政治哲学。

  授课题目:《中国学者应该如何与国际思想理论界进行学术对话?——以<国际思想评论>为例》

  李克:山东大学翻译学院副院长,教授,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西方修辞学与外语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学术积淀,先后在《外语界》《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当代修辞学》等语言类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入选山东大学(威海)首批“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授课题目:《修辞批评的内涵与外延与西方论辩修辞思考》

  张超: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新闻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研究方向为数据新闻、新媒体、电视新闻和公共外交。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论文20篇,CSSCI扩展版论文10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入选“山东大学(威海)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著有《释放数据的力量:数据新闻生产与伦理研究》《出镜报道》。

  授课题目:《提升中国声音海外社交平台影响力的传播策略》

  报名请点击官网链接下载报名表。

  链接:https://whcb.wh.sdu.edu.cn/info/1070/6295.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