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韦钰:感恩,改革开放成就了我的一生!

2019-02-21 中国教育在线

韦钰: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长期从事微波电子学、生物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教育网络建设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事多年脑科学研究工作。

  韦钰

  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长期从事微波电子学、生物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教育网络建设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事多年脑科学研究工作。

  扫码查看专题

  留学德国给了我更多的自信

  陈志文:第一次知道您,是在我念中学的时候,您是我国第一个留德女博士。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作为一名亲历者,您有哪些感触?

  韦钰:对于改革开放40年,我最想说的就是感恩,从心底里感恩。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40年,就没有我的一生。这40年的时间里,我印象最深刻的转变就是到德国留学。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出国。

  陈志文: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留学德国的经历?

  韦钰:上世纪60年代,我受益于陈毅同志主持颁发的“高教60条”,1961年本科毕业后被推荐读本校的研究生,并于1965年毕业。之后经历了十年文革,1978年,全国首次选拔100名留学人员,50名去美国,50名去德国。当时,我选择了德国,并且放弃英语考试改学德语。

  那年暑假,我自己跑到上海外国语学院,硬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啃”下来一本德语讲义,并且最终在江苏省考了第一名。当时,江苏一共有两个人考取了留学资格,我是其中之一。随后在1979年我被派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进修,后来又攻读博士学位,并且拿到了洪堡奖学金。毕业后我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

  陈志文:到现在为止,德国的博士学位都非常难拿。德国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韦钰:实际上,留学给我最多是自信。那时候,就觉得自己可以做事情了,只要我肯钻研,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

  陈志文:您回国后,转变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是为什么?

  韦钰:留学回来后我就做了一个决定,坚决把我的研究领域转向了生物电子学。1984年,我在东南大学创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我觉得,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更有意义。但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人做这一方面的研究,中间的经历可以说非常曲折,也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很大的压力。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讲,走过的每一步都非常不容易。

  陈志文:我觉得这一系列的历练和淬炼,实际上也让您越来越强大,不再惧怕挑战。

  韦钰:对,有一种一直在战斗的感觉。我很感谢当时几位老院士对我的支持,包括我的老师,他们中有些人现在不在了,我一直很感谢和怀念他们。

  改革开放可以说是给了我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给了我一个春天。我总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很多同龄人没有得到我这样的机会。

  陈志文:一方面,是要感激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契机;另一方面,您自己也是非常勤奋和努力的。

  韦钰:也是因为当时的境遇,让我知道这个机遇是很不容易的,要珍惜。我之所以会有一些成就,是因为历史把舞台给了我。其实,我的老同学里有很多比我更优秀的人,只是我把握住的机遇更多,更珍惜更努力。

  陈志文:您当时回国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会进入教育部,并且后来成为了副部长?在教育部的十年,对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韦钰:没有。我的人生做了很多的决定,但全部与名利无关。教育部给我提供了一个舞台,我的眼界更开阔,拥有了国际视野,让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韦钰 中国教育在线/摄

  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要进行深度融合

  陈志文:1994年,您开始推动CERNET的建设,您可以简单回顾一下CERNET的建设情况吗?

  韦钰:提起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简称CERNET)的建设,就不得不提1994年我到世界银行开会。那时,我听说美国正在开展“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当时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态度十分傲慢。在他们看来,“信息高速公路”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发展中国家要么赶上这条船,追赶潮头,要么就只能被大浪冲走。

  由于我是搞电子出身的,敏感地意识到这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我也对西方国家的说法不服气,认为中国同样可以通过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来发展教育。为此,我就开始为CERNET的建设报批文件而奔走。

  最终,建设报告得到了中央和教育部的支持,经过快速论证,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综合考虑、挑选了几所理工科重点高校进行网络试点。

  经过几年的奋斗,到新世纪之初,已经通达全国各省会城市并且连接了全国700多所大学入网。这是在世界范围内也少见的全国性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的教育网络。可以说,CERNET的建设开启了我国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为此项目,很多同志的整个青春都扑在上面了。

  回顾CERNET建设的这几年,可以说对中国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CERNET的建设不仅是我国信息网络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还支持和保障了一批重要的国家网络应用项目,加强了我国信息基础建设。

  比如,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在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录取工作中发挥了相当好的作用。另外,CERNET的建设缩小了我国与国际上先进国家在信息领域的差距,也为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CERNET的建设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夯实了坚固的路基,为现代远程教育的顺利实施开通了高速公路。

  陈志文:除了CERNET建设,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哪些事情让您记忆犹新?

  韦钰: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这些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有很多: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正式投入使用;2000年开始,教育部和香港周凯旋基金会合作,由中央电教馆和中央电视广播大学共同实施了“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2002年3月,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开展了西部中小学远程教育扶贫行动等等。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件事之一。这个项目的启动与实施,不仅标志着教育政务信息化工作从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的转变,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机关工作效率,并进一步推进了校园信息化建设,更是让高校开始加入教育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之中。

  记得第一次成功试点工作是1998年在天津进行的。当时效果非常明显,公众认可度高。到了2000年,全国就有16个省市,845所院校实行了网上录取,占当年高校总数的82%,网上录取的学生总数达111.7万人,占当年招生计划的54.75%,其中远程异地网上录取30.6万人,实现了网上录取省市数、高校数、学生数都超过半数的“三个过半”工作目标。

  目前,高校招生借助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已实现了从招生来源计划管理、考生信息采集与录入、电子化档案制作、招生现场信息管理到高校一端实现招生网上录取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同时,这个系统还提供了对招生录取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和监控服务,成为了有着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的大型分布式信息处理系统。

  “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在2000年1月至12月,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电教馆共同完成了对来自云南、广西、四川、陕西、甘肃五省、自治区的1000名农村小学女教师的培训。使她们掌握了计算机初步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使用和维护VBI数据广播的能力,并向这些女教师所在学校赠送了一台计算机和一套卫星接收设备,由接受培训的女教师向所在学校的其他教师传授计算机与卫星接收设备的知识与技能,以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这个计划在当时的影响很大,产生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很多参加培训的女教师认为在培训期间,不仅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及各界人士对农村教育和教师的关怀,同时也获得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激发了自己工作的热情。

  1999年,中国远程教育K波段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开始建设。当时,我去广西看到大山里面的一批孩子很受触动,想着能不能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给他们一条出路,所以就有了K波段。

  后来,远程教育走了一些弯路。我始终认为,远程教育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提高老师的水平,来提高学生的水平,不能只把课程光盘送下去就结束了。

  陈志文:您认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发展下一步将给中国教育带来了什么?

  韦钰:如果说在前几十年,教育信息化是完成了基础建设,那么在历史的新节点上,需要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深度融合。在人的智能中,最重要的是决策智能,教育在培养人的能力上,应该主要围绕培养知情的决策者这个目标,特别是建立在科学概念和模型上的直觉决策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在于培养人的目标,其过程和方式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社会生产力的组成中,人力资源是重要的因素。在农业社会,人的劳动力贡献显得十分重要,而在工业社会里,人发明的工具和人使用工具的技能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里,最重要的是人的智能,以及人与机器共同组成的、互动和互补的智能。人的智能是未来经济发展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我国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技术可贵的发展机遇。任何在教育领域中发动的教育改革,都首先需要进行教师培训,需要对家长普及有关知识,以形成社会的共识。而在这方面,教育信息化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