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支撑新时代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2021-01-29 教育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育、教师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这对于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建设和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素养和创新能力、完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优化分配制度和服务体系、培养支持青年教师成长等方面,准确地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具有全局性、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强调了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立德树人的工作和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全局性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培养一代代矢志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开展教师思政工作中的作用,持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学校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合力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招聘引进、考核评价、师德督导、选树典型、违规惩处”教师管理全过程,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指导意见》围绕现代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建设目标,聚焦了教师岗位管理、考核评价机制等共性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明确要求。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指导意见》指出,各高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办学实际需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简化进人程序,统筹编制资源,优先保障教学科研需要,配齐配优思政教师队伍,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这些都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真正将人才培养的主责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环节,落实党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要求,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突出质量导向,建立健全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人才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人事人才制度清理,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痼疾。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原则,实行“代表性学术成果”制度,分类制定不同学科的评价细则,建立教师分类评价体系。健全教师考核体系。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通过综合评估师德师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引育、团队建设等情况,不以量化管理来制约教师的创造力,鼓励优秀学者勇攀学术高峰。只有坚持多主体多元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才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激励和引导高校人才队伍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

  《指导意见》突出了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探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路径

  高校要立足一流教师队伍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在调结构、重培养、促成长上下功夫求实效,这就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才引育体系,切实保障高校教师待遇,夯实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并做好前瞻布局,抓好青年人才培育,积极推动新时代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成长铺路搭桥,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青年教师人才培育和支持力度。一是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学科领军人才、青年学术英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各类业务技能培训,为教师提供多样性的交流机会。二是构建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教学赛事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健全“督、导、评”相结合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提高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职称(职务)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建立“校院”两级教师培养联动机制,激发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三是加强优秀教师人才培养使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打通青年教师、人才、干部成长通道,建立健全教师人才干部“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机制。有计划地把优秀教师放到基层一线和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挑大梁”,形成党管人才工作的新格局,涵养“近者悦、远者来”的教师发展新生态。

  总体上看,《指导意见》有助于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凝聚发展共识,推进深化改革,齐心协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中山大学也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为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加快进入国内第一方阵,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奋斗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陈春声)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