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科研助力战“疫”,看我重大力量!
2020-02-16

  自新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教育部、重庆市工作部署,为有效应对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增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能力,重庆大学迅速行动,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为新冠肺炎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及诊疗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为全力做好我校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科研攻关组,负责组织疫情防治科技攻关,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

  同时,学校还精心策划、组织了一批项目申报科技部、工信部、基金委、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市教委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防治科技项目,并部署了疫情防控期间科研工作。

  重庆大学发挥医工学科交叉优势,自筹资金紧急启动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应急攻关科研项目。由科发院牵头、社科处配合联动,组织具有相关研究基础的科研人员,重点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途径、干预阻断、 快速诊断检测技术、临床治疗、患者心理干预等疫情防控关键问题,组织应急科研,加快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

  科发院:6个应急项目、8个“医工融合”项目立项

  科发院积极统筹各方资源,整合优势力量,强化科研协同,开展联合攻关,来自医学部、附属医院、理学部、 工学部、信息学部、公管学院、学工部、校医院等单位 60 余名老师及医务工作者表达了投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防治”应急科研专项攻关的意愿和决心。

  经多方评议、审定,立项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抗原 POCT 快速筛检试剂的研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五位一体’临床治疗研究”等6项应急科研项目,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青壮年的血液治疗危重患者的临床研究”“抑制 2019-nCoV感染危重症患者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的药物筛选”等8项2020年度第一批“医工融合”项目。

  社科处: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专题研究

  社科处依托“地方政府治理协同 创新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开展“重大突发疫情下社会治理能力 与应急处置”专题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医学院:研制出快速检测试剂盒

  医学院罗阳教授团队在前期检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联合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攻关研发的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经临床试验对比,可在1小时内实现新冠肺炎的快速检测,并已在重庆市疾控中心、重庆市公卫中心开展临床验证,可为疫区大规模检测提供高效支撑。

  目前该团队与企业联合申报的课题已列入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科技攻关专项第一批项目计划”正式实施。同时,该团队分别联合2家公司开展了基于微流控化学发光技术、量子点荧光技术的新冠病毒抗原和 IgM/IgG 抗体联合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开发,为新冠病毒感染疑似人群的大规模筛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外,罗阳创作的融入疫情防控的要点的科普类作品《病毒防控你我他》已在中国科普作家网上刊登。

重庆大学医学院罗阳教授

在实验室研制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

  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大数据助力疫情排查与预测

  大数据与软件学院的陈蜀宇教授团队用健康医疗大数据辅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智能化和疫情预测研究,将全员人口家庭数据、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电子病历数据相结合,可快速定位目标人群,对潜在感染者、病毒密切接触人员、疫区来人进行重点排查和防控,在病毒蔓延之前做到事前排查,划定范围,找准目标。

  该团队现正与重庆市公共卫生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合作,进一步提高对目标人员定位的精准性。

  附属三峡医院: “五位一体”临床治疗研究在治疗新冠肺炎中发挥作用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作为重庆市指定的渝东北片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采取多学科会诊、中西医结合协同治疗等方式积极开展救治工作。

  中医药张先祥团队启动新冠肺炎“五位一体”临床治疗研究。研判疫情特征,拟订中医预防用处方,在全院临床科室推广应用,累计发放预防用中药汤剂2.6万袋,颗粒剂6000余袋。其中医预防用处方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目前医院中医救治组形成了基本共识,在国家方案基础上,起草了附属三峡医院治疗点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断优化。

  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中医药累计干预患者 160人,250人次,临床证明中医药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患者费用,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简便效廉的作用。目前出院患者住院日在9天左右。经过医护人员精心诊治截至2月12日,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04例,治愈出院60例。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