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庆祝建校100周年!一辈又一辈国之栋梁,从这里出发……
2020-06-08

  

  致敬一世纪传承规格功夫,开启新百年创建世界一流。

  6月7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讲话,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讲话。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省政协主席黄建盛,省委副书记陈海波等出席纪念大会。

  上午9时,纪念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讲话。

  苗圩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饱含对哈工大师生员工的深厚感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校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全面做好学校发展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苗圩指出,哈工大传承红色基因,秉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孕育了“八百壮士”精神,成为扎根边疆创办一流大学的典范。学校要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始终践行至诚报国使命,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矢志自主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当好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发展的“排头兵”。始终坚定对外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努力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方案。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讲话。

  张庆伟代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向哈工大一百年校庆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哈工大发展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对哈工大取得的显著成就、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对哈工大创新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哈工大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张庆伟指出,一百年来,一代代哈工大人坚守科教报国初心,立足黑龙江、扎根黑土地,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创造了理工强校、航天名校的辉煌业绩,为国家建设和黑龙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哈工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以百年校庆为起点,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坚守初心使命,发扬光荣传统,重整行装再出发,不负韶华建新功。希望哈工大坚持立德树人、勇担使命责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矢志爱国奋斗、争创世界一流,争当建设科技强国排头兵;发挥自身优势、服务龙江发展,使更多科技成果在龙江落地转化。黑龙江省将一如既往支持哈工大“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纪念大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致辞。

  纪念大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致辞,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卡洛·克里斯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燕生分别致辞,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先后发言。

  纪念大会采用现场参会和云观众参会两种方式,威海、深圳校区设立分会场。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卡洛·克里斯特致辞。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燕生致辞。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先后发言。

 

  国家部委有关领导,省及哈尔滨市领导李海涛、张雨浦、王兆力、胡亚枫、孙东生、孙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院士专家、协作单位、兄弟院校、校友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纪念大会。

  习近平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

  值此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学校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0年6月7日

  此前,《自然》(Nature)杂志曾发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特刊。

  在《自然》杂志发布的特刊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周玉以《通过创新引领科学与工程》为题,面向全球科技英才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优势特色、哈工大在科研领域取得的多个“第一”、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校三区办学格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展望了新百年学校的发展前景。

  此外,特刊还全面展示了哈工大在航天、机电工程、材料科学、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电子与信息工程、仪器科学、管理、能源工程、建筑、生命科学等领域近年来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以及正在建设的国家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的进展情况。

  光明日报头版头条——

  哈工大:在新时代续写百年报国梦

  《光明日报》 记者 张士英

  6月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走进哈工大,“纪念建校百年 矢志爱国奋斗”的红色条幅,“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的石刻校训,让人深刻感受到这所百年老校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初心,朴实、厚重的气质。

  100年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中诞生,而后伴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不断成长壮大。

  新百年,新征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建设具有‘中国底色’和‘哈工大规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续写百年报国梦。”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院士说。

  永葆赤诚初心 以身许国

  对初到哈尔滨的那个冬天,87岁的秦裕琨院士一直记忆犹新:“吃着高粱米窝窝头,30个人挤一间宿舍,当时很苦,但是我们都很快乐。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没说的。”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展区特别引人注目。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段段不平凡的经历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20世纪50年代。

  1953年9月的一天,天蒙蒙亮,20岁的秦裕琨坐了三天四夜的火车,第一次来到哈尔滨。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毕业的他,原本可以留在上海工作,但第一志愿却选择东北——因为国家需要。与他一同北上的还有30多名上海同学。

  彼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大量人才,特别是需要培养一批重工业部门工程师和理工学院师资。哈工大承担起了这一历史重任。800多位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四面八方会聚到哈工大。他们扎根边陲之地,承担起教学、科研等重要任务。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被时任校长李昌称为“八百壮士”。

  十余年时间,他们创办新专业、编译新教材,白手起家,边学边教。24个新专业的建立,为当时快速发展的国家工业化建设解了燃眉之急。

  “人家的条件再好,都不如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马祖光院士拒绝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时,行李里除了衣服和鞋子,只有一大堆笔记本和为实验室购置的小型仪器。他还把节省下来的1万多马克,全部上交给国家。在他的心里爱国是具体的,具体到每一天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王雨三经常给青年学子讲述马祖光的事迹。

  2019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总结梳理初心使命的哈工大元素和表达,将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传递给全校青年师生。

  “‘八百壮士’是我的榜样,他们的家国情怀和信念担当一直感染和激励着我。”刚刚博士毕业的万龙说。2015年硕士毕业后,他选择留在黑龙江自主创业,其所创办企业万洲焊接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铁、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目前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我们不仅要做中国焊接领域的领军企业,更希望将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推广到全世界。”万龙抱着这样的信念。

  初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支教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朱镕宽觉得,自己刚来时也有点“八百壮士”的感觉。“这里条件比较艰苦,我们也是边学边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直是哈工大的传统,我在学校期间深受影响。”朱镕宽说,“哈工大给予学生的信念不仅是要做优秀的人,更要有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实现青春梦与中国梦的共振。”

  “正是因为一代代哈工大人始终怀有许党报国的初心,才有了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舞台,并在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中一步步成长为享誉国内外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说,“时代在变,我们引领广大学子主动将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职责不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变。”

  聚焦国家战略 科技强国

  山东威海岸边,一个排列整齐的天线阵,像驻守在海岸线上的一双“千里眼”,海防国门,尽收眼中。这是我国对海新体制雷达的主要结构,它能够远距离探测海上目标的位置和方向。

  “雷达看多远,国防安全就能保多远。这样的雷达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中国决不能落下,这就是我要做的事。”谈及当年的科研选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哈工大刘永坦院士说。1981年,刘永坦从国外回国组建团队,从零起步,打造了一支响当当的“雷达铁军”,为中国铸起了一道“海防长城”。

  如今,耄耋之年的刘永坦依然活跃在科研前线,继续带领团队规划实施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逐步开展分布式、小型化等前瞻技术的自主创新。

  “在试验现场,刘永坦先生率领团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饿了用面包充饥,困了就倒在实验室的板凳上凑合一觉。长期超负荷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疼痛曾让他几个月不能行走。”作为刘永坦院士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哈工大电信学院教师宗华在宣讲的同时,内心也深受触动,刘永坦的精神已潜移默化地成为哈工大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共同价值追求。

  只有加快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才有迈向世界一流最充足的底气。为此,哈工大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需要、聚焦国家战略、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开展科研攻关。

  想采访马晶、谭立英两位教授太难了。他们正带领团队进行紧张的激光通信测试,即使疫情期间也没有停过。这对科学家伉俪的目标是建立我国空间高速激光信息网络。

  卫星在太空中获取的海量数据如何实时传输回地面?用激光光束在空间架设传输“光缆”。30年前,当时还是哈工大物理系教师的谭立英提出这一大胆设想,业内专家连连摇头:“方向虽好,但难度太大了。”

  世界各国争夺的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归根结底是制信息权。当时我国空间信息传输面临反应不及时的困境,急需建立空间实时信息网络。

  “咱们一起来做!”面对国家需要,丈夫马晶放弃了原有的研究方向。他俩从学校借来一间简陋的地下室,将实验室报废的仪器捡来、重新组装,拿出家里的积蓄和微薄的工资向着心中的梦想迈进。从1991年到1995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无数次的论证和试验,他们初步掌握了关键技术。

  但困难再一次摆在面前:前期的研究已经让他们倾其所有,如果继续投入,就要倾家荡产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谭立英背着20袋方便面,来到当时的航天部争取支持。“两眼一抹黑,找谁都不知道,只能在楼道里来回溜达……”谭立英的举动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几经辗转,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在了解了他们所做的工作之后,激动地说:“你们做得非常好!国家需要激光通信,也一定会支持你们的研究工作。希望你们能继续做下去,不要有任何顾虑。”

  近30年的执着坚守、刻苦攻关,马晶、谭立英教授实现了我国卫星激光通信终端从无到有、从重到轻、从高速到更高速、从低轨到高轨的重大跨越,带领我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技术尖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让我国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地激光通信星上终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月5日18时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发动机气瓶热防护、金属橡胶材料构件有效解决高真空大温差强辐射难题,陶瓷轴承工艺为大推力发动机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哈工大多项成果助力长五B首飞。

  回顾中国航天发展史,每一个伟大而闪耀的时刻,都有哈工大人的默默奉献。正是他们一项又一项航天科技的突破,让中国卫星环绕地球,让中国航天员漫步太空,也让中国的“天眼”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培育栋梁之材 逐梦报国

  哈工大电气学院霍炬教授成了“网红”。疫情期间,他牵头的“电路”课程,因课堂效果极好,入选黑龙江省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学典型案例。

  “我深受学校‘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育人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也想让学生成为受益者。”霍炬给记者讲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俞大光院士“铁将军”把关的故事:俞大光因严格要求而闻名全校,他任教的“电工基础”课被学生称为“老虎课”,有时全班竟没有一个人得“优秀”,因为他要求学生不仅会做题,而且还要能讲出道理来。学生们背地里称他为“铁将军”。“‘铁将军’把关既严于律己,又严格育人;不仅是严,更是对学生的爱,这是哈工大校训精神的集中体现。”霍炬说。

  在当时的哈工大,“铁将军”把关并不是个案。20世纪50年代,为尽快培养人才,一大批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通过“速成班”短期培训送进哈工大。很多人连乘除法都不会,考试大批不及格。眼看面临退学的危险,有人提出,应该降低考核标准,搞点特殊化。“标准绝不能降,相反,培养工程师‘规格要严格,功夫要到家’。”时任校长李昌断然反对,“宁愿不要自己教出的学生全部及格的虚名,也要为培养合格人才把好关,这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原则。”

  “我入学时考进了200多人,毕业时只剩下40多人,不及格的自动退学或降级。这种严格要求,增强了我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1954届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教授回忆。

  凭借“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铁律,哈工大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成为“国之重器”的铸造者,“工程师摇篮”的名号享誉全国。

  哈工大1965届毕业生、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母校的教育就是那句实实在在的话,‘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说,正是当年经受的“磨炼”,为他日后从事航天事业践行严、慎、细、实的工作标准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基础上,哈工大凝练出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形成了“本科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今年刚刚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就是学校培养模式的受益者。2015年,我国首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微纳卫星“紫丁香二号”发射成功,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团队崭露头角。2019年,参与研制“龙江二号”微卫星,其中团队成员自主研制的微型CMOS相机拍摄出“最美地月合影”照片,使团队受到国际关注。因成员由90后和00后组成,平均年龄还不到24岁,被称为中国航天最年轻的团队。

  作为团队中的00后成员,吴雨轩加入仅有半年多时间,已经能独当一面了。面对媒体和网友的众多赞誉,团队成员邱实最喜欢“中国航天版的‘少年可期’”。他认为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把团队放在了中国航天传承人的位置上。“我常常反思自己是否担得起这样的评价。我希望能通过以后的加倍努力,做一些真正配得上这个评价的事情。”

  在“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精神引领下育人,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据统计,建校以来,哈工大培养出了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范绪箕、清华大学焊接专业创始人潘际銮等100多位大学校长、80多位两院院士以及一批产业精英。其中以孙家栋、宋健、刘竹生、胡世祥、栾恩杰、刘永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航天国防英才,在推动国家发展建设中展现了“哈工大力量”。一批像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一样优秀的青年后浪正日渐成长,成为逐梦报国的新力量。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