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要向善而不作恶
2021-04-23 李志民

  科学研究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实践活动,必须要与人类发展的核心价值和目标相一致,与人类长期形成的社会伦理相和谐,因而科研工作应该受到一些基本伦理原则的约束和指导。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是指科研活动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社会伦理规范,主要包括尊重与无害原则、客观性与公益性原则。

  尊重原则与无害原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一旦科学研究违反了这两个原则,就有可能闯入伦理禁区。尊重原则是指科学研究必须尊重人生命的尊严、意志和隐私等基本权利。无害原则是指科学研究不得对个人、社会、环境和未来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尊重与无害,强调的是对主体的相互尊重与保护。

  客观性与公益性原则是科学研究活动在当代社会的合法性依据。客观性原则强调科学研究的成果的获得、发布和运用都应该是客观的和无偏见的,包括知识上的客观性和伦理上的客观性。科研的目的不仅在于增进知识,更在于以知识和行动增进公益和社会发展。科研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优先增进公共福祉。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面临严峻的伦理风险。科技深刻地改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技引发的生命、生态、环境等领域新的伦理问题对人类原有的伦理规范带来新挑战。譬如,克隆技术对于改善人类生命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但克隆技术可能对人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生命伦理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前几天,跨物种胚胎技术已经可以在实验室实现。2021年4月15日,由中美科学家共同领衔的一支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制造出了首个由人类细胞和猴子细胞共同组成的胚胎,并将结果发表在了《细胞》杂志上。该研究团队称,此“人猴胚胎”的意义重大,通过该胚胎,发现了人类细胞与猴子细胞之间存在一些新的交流通路,如果后续能继续发展研究,我们有朝一日能制造出新的心脏和肾脏,拯救需要接受移植的患者,听起来理由冠冕堂皇。实际上任何跨越自然人生殖屏障的胚胎研究都是对人类的作恶。想想看,如果研究成功了,今后你的世界将充满了类人猴子、类人狗、类人老虎等、还有可以说人话的猪马牛羊等等,不可怕吗?

  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无序发展,可能要挑战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道德和伦理观念,甚至有可能改变人类形态。现今的生物学研究要受到一定的法规约束,不然,生物技术的突破之日,一定是我们人类灾难来临之时。

  同时,科学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灾难,核能的利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新开发的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是作恶的研究。如果继续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个别国家造出比原子弹威力更大更大的武器,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科技越发展就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越大,合理利用科研成果和控制风险越来越重要。

  近代以来,科学研究由于越来越多被军事、商业利益相裹挟,科研伦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这也就要求广大科研人员要自身判断研究的价值与走向,不选择有可能被利用作恶的研究方向,而是要选择会对人类益处多多的方向。科研人员要遵守科研伦理原则。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社会实践行为,承担着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从这点来说,在科技活动中遵守伦理规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切不符合伦理道德的科技活动必将遭到人们的异议、反对,被送上道德法庭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责任编辑王世新,图片源自网络)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中国教育在线 (学术桥)

电话:+86-010-51077779  邮箱:office@hr.edu.cn

京ICP备18027711号-4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