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曹文治:爱好创新的“湖商青椒”

2019-05-30 湖南商学院

曹文治,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讲师(内聘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主要从事虚拟化性能评测与优化、云计算与服务计算体系、大数据架构与优化、环境大数据分析和环境...

 

  曹文治,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讲师(内聘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主要从事虚拟化性能评测与优化、云计算与服务计算体系、大数据架构与优化、环境大数据分析和环境规制实证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人一听到数学就会联想到一大堆公式、定理、概念,特别无聊、特别深奥,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有着无法言说的美。我现在从事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都和数学密不可分。”他表示,数学为他的学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时候,父亲工作特别忙,但只要有空就喜欢和他玩24点牌的游戏。“我们俩把一副扑克牌平分,然后各拿出2张,4张牌放一起,用加减乘除凑成24,谁速度快谁就赢。虽然我当时还只是个小学生,但我爸爸从不让我,我很少赢,偶尔赢一次就开心得不得了。”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他爱上了数学,并开始提前学习、主动钻研,尝试用多种方法解一道题。

  “大学第一次期中考试我的数学只考了60多分,这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大学也要拼命努力,绝不能虚度光阴。”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比别人更勤奋,接下来的四年他丝毫不敢懈怠,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学习。

  “笨鸟先飞,天道酬勤。大学期间,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和论文,有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师请教。慢慢地我发现了自己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解题、写程序带给我极大的成就感。”他感慨道。

  通过努力,他顺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读研,开启学术之旅。考研也给了他充分的自信:只要静下心来、努力、坚持,想做一件事情肯定能成功。

  做学问要顶天立地

  常言道,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他通过大量的科研项目竭力探索专业知识的前沿动向,努力让“一桶水”永不枯竭,使之成为一眼活泉。

  近年来他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方面主持国家课题1项,作为子项目负责人参与省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国家课题4项。在The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软件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本。成绩的背后是长期艰辛的付出。

  2017年,他成功申报国家自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对于科研项目的申报,这位年轻学者,有着自己的实战经验。“申报前应多参与团队大项目的申报,在实战中磨练自己的基本功,最好能跟自己过去的研究结合起来,另外就是项目一定要有创新性,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

  “我非常庆幸能加入校长陈晓红院士的团队,她提出的‘做学问要顶天立地、要发扬工匠精神、学者要有家国情怀’等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在这个团队,我们接触到了国际最前沿的学术热点,聆听国内顶尖专家的新锐的观点,调研了省内外知名企业,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随着视野的开拓、调研的深入,一个又一个新的思路在头脑风暴中流淌出来。”在陈院士的带领下,团队多次深入中国铁建重工、中南智能、力合科技、永清环保、潍柴动力等企业调研。“调研中,企业会提出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就结合行业和产业需求来开展相应的研究,做学问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他说。

  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网易工作期间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他在团队的数据积累、大数据关键技术突破、平台开发及应用示范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他是我们团队编程和系统平台方面的‘大牛’,也是我们年轻老师羡慕的‘科技新星’”。目前大数据研究院研发的8个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中有6个的系统构建、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等得益于他的努力钻研与辛勤付出。”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教师唐湘博对此由衷佩服。

  无论清晨,还是深夜,都能在实验室看到他的身影,不知他几点来,也不知道他几点走,总之他一直都在,同事笑称他是研究院的“拼命三郎”。

  启发思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科研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侧重于基础知识,也是科研的实践。科研则是教学的延伸,科研成果最终将反哺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于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他有着自己的认识。

  “我们教学生3、4年,目光却要看到学生未来的三、四十年。实践的经验与思维的开拓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他认为,大学课程应当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与批判力为目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会他们分析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提倡,老师和学生应该互相学习,只有平等的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老师随意点,学生才更愿意跟你沟通,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课堂内容丰富,紧跟热点,充满大量鲜活的案例。

  软件1501班柏天翼对曹老师的案例教学深有感受:“因为老师之前在网易工作过,能及时捕捉到很多行业的前沿热点,并结合丰富的案例进行分析,旁征博引、由点及面,让我们能更轻松地理解知识点。课后平易近人,和我们打成一片,就像邻家的大哥哥。”

  “毕业设计遇到瓶颈时,曹老师特别耐心地和我探讨该怎么写,在技术选型上提供了很多帮助,为我指点迷津。”软件工程15级黄浩说,自己深深地被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感染。

  研究院的“拼命三郎”、喜欢创新的科研达人、亲切的邻家大哥哥,他说未来自己需要做的还很多,希望能在高水平成果上有新的突破,为团队和学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希望能像陈晓红院士一样爱学生、爱教学、爱创新,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