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 >  引才政策 >  四川

泸州市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聚焦6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了24项具体措施

2022-10-30 关注学术桥

微信订阅号

  10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泸州市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时代泸州人才工作战略举措和系列政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市委人才办主任何敏莉在会上作主题新闻发布。

  何敏莉介绍,新时代泸州人才工作的战略举措,聚焦6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了24项具体措施。

  1、全力实施“酒城人才聚集行动”

  “酒城人才聚集行动”是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推动泸州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之一”,以“5年聚集各类人才20万”为目标,提出6项举措:

  大力聚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从引进和培养两个方面抓好落实:通过“双招双引”、国企市场化选聘、政企干部双向互派,泸商回引等,引进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办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商学院,实施“新时代企业家培养工程”,培养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大力聚集科技创新人才

  实施“重点产业博士后倍增计划”,引进博士后青年人才;深化协同合作,加强与“天府峨眉计划专家联谊会”“中国海归创业联合体”等高端人才机构合作,引进战略科学家等领军人才;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校(院)、地、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等,聚集急需紧缺的科技创新人才。

  大力聚集技术技能人才

  技术技能人才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针对技术人才,主要通过开通“技术人才引育快车道”,搭建金融人才培养体系,事业单位直接考核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加强行业培训等措施引进培养;针对技能人才,主要通过推动教培产城融合发展,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深化技能泸州行动,强化再技能化培训等措施引进培养。

  大力聚集高校毕业生

  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泸州就业创业九条措施》,推动就业岗位增量提质,开展校园招聘、建立C9联盟高校社会实践基地、为来泸求职学生提供7天免费食宿等,着力提升在泸高校毕业生“留泸率”、泸州籍高校毕业生“回泸率”、外地高校毕业生“来泸率”。

  大力回引优秀返乡人才

  出台《实施“酒城人才聚集行动”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十七条措施》,发挥异地农民工党委、异地退役军人服务站等作用,优化招聘服务平台,常态举办专场招聘会,打造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回引农民工和退役军人。

  大力聚集社会事业人才

  推进“校联体”“医共体”建设,实施宣传思想文化英才、文旅英才、网信菁英培养计划,深入推进“科技下乡万里行”和“组团式帮扶”活动等,全面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2、全面推动产才融合发展

  “产才融合”是集聚人才、壮大产业、助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业链+人才链”助推产业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市场调控,提升人才招引实效。建立工作平台和机制,动态收集解决企业在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常态选派“驻外招商专员”“企业服务专员”“项目服务专员”“科技特派员”,引导机关事业单位人才下沉企业。

  “产业链+创新链”引领高质量发展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校(院)、地、企合作,争取合作高校、科研院所在泸建立分支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承载力,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产业链+区域协同”提升发展质效

  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支持鼓励成渝地区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在泸建设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强力推动宜泸合作,建设沿长江科创带,加快汇聚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建设全省区域创新人才聚集地;聚力推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重庆职教城、宜宾大学城资源,加快推进“中国西部工匠城”建设。

  3、全面优化人才发展雁阵空间布局

  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根据“一体”和“两翼”不同片区的功能定位和独特优势,我市科学布局人才发展功能区域,统筹推进人才和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形成“一体为核心、两翼为支撑”的人才发展雁阵空间布局,推动人才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联动发展。

  把“一体”建成新时代区域创新人才和产业人才核心区

  依托园区产业发展优势,优化人才专项政策,引进产业人才;依托在泸高校、重点企事业单位,加强产业联盟建设,引进创新人才;提升城市品质,提标酒城国际人才港、泸州金融人才之家等高端人才服务平台,推动“人产城景”融合发展。

  把“两翼”建成新时代区域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人才聚集区

  依托“南翼”特色产业,制定产业人才聚集方案,推动人才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有效转化;持续深化校(院)、地、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东西部协作,引进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特色产业人才、创新创业人才。

  持续推进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

  争取国家、省级试点,在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中先行先试;开展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优秀人才示范岗评选活动,建设人才工作示范带。

  4、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围绕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主要从四个方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人才工作市场化改革进程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泸州分中心建设,建立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链接机制;推动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力度,打造完整的人力资源产业链;完善对用人主体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激励政策,激活用人主体、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度。

  加快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重点是推动行政单位简政放权,建立用人单位权限下放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问责机制。

  加快推进人才激励机制改革进程

  重点是出台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实施意见,调动科技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

  加快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进程

  重点是落实行业领域人才评价办法,开展“四唯”现象和“唯帽子”问题治理行动。

  5、全面实施人才重大项目

  培育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队伍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人才培养环境,集中优势力量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出台《泸州市“酒城学者”特聘专家选聘管理办法(试行)》,用3年时间在全市设置30个左右“酒城学者”特聘专家岗位,面向市外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队伍

  加大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招录力度,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储备,在“双招双引、产业培育、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上争支持” “六个一线”培养使用年轻干部,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顶岗锻炼。

  优化“酒城英才计划”培养体系

  构建“酒城英才计划”递进培养体系,实施“酒城英才计划”前置改革,坚持“以才引才”,形成荐才专家库。

  6、全面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

  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和述职评议制度,强化评议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回头看”,加强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

  探索开展引进人才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

  建设泸州人才“云上之家”和人才协会线上线下平台,拓展“酒城英才卡”服务范围,建设市级人才公寓。

  重点是发展科技金融,组建科技支行,探索开发“人才贷”“科创贷”“成果贷”“研发贷”等多元化金融产品,提升人才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定期评选表扬宣传一批优秀企业家、科技创新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等。构建人才工作宣传体系,设立“人才日”,建设人才公园,加强人才工作品牌建设和城市品牌建设,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