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论坛
首页 > 新闻资讯
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吕佳蔚入选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
“想病人之所需,急病人之所急”,是她从事肿瘤领域研究的赤子初心,也成为了推动她深耕这一领域的一大动力。

  日前,中华医学会发布了《关于拟提名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名单的公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吕佳蔚入选2021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

  一、治愈患者,我也感到满足和开心

  吕佳蔚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在本科轮转期间,她对肿瘤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肿瘤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我常常与患者产生共情,并在治愈他们的过程中感到极大的满足和开心。”随后,她以这个方向作为自己继续深造的目标。以全校排名第一的成绩推免进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后,她一直深耕肿瘤研究,并连续四年获中山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5年期间,在导师孙颖教授的指导下,她围绕鼻咽癌等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并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身份,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IF 15.2)、Annalsof Oncology (IF 14.2)、Nature Communications (IF 11.8)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分的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5.2,总影响因子95,是同学们眼中当之无愧的“学术大佬”。

  她曾参加肿瘤学领域最高级别国际会议——“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在大会头颈肿瘤会场做poster discussion发言(全球仅12项研究入选),并获Merit Award殊荣。这项荣誉,全球共100人、 中国仅4人获得。

  二、为鼻咽癌患者带来福音

  谈及这些成就时,吕佳蔚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 “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动态变化规律”的科研项目。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近一半鼻咽癌发生在中国,特别是华南地区,且70%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是局部区域晚期,治疗效果较差。每天,吕佳蔚到病房查房时,患者们总会反复提问:“医生,我的化疗效果怎么样?治愈的机会大吗?”为了解决患者的困惑,吕佳蔚所在的团队以肿瘤防治中心科研大数据平台为依托,从上万例患者中寻找规律,最终发现利用鼻咽癌特异性分子指标可以对患者进行实时风险评估,为临床治疗决策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

  在研究过程中, 吕佳蔚主要负责跟进课题的执行进度。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鼻咽癌发病有着高度相关性,摆在他们当前的一大拦路虎,是如何挖掘EBV DNA这项分子指标背后所对应的生物学意义和规律。在临床经验丰富、科研嗅觉敏感的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吕佳蔚带领团队其他成员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充分地挖掘了数字背后的隐藏的生物学密码,并将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这一成果有望提高患者对治疗强度调整的耐受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鼻咽癌患者的福音。

  2019年5月31日~6月4日,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召开,吕佳蔚作为代表参加年会,分享关于“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动态变化规律”的科研项目成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医疗界的科研实力。这项研究不仅得到了与会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团队还收到了来自美国、新加坡、英国患者的现场咨询、邮件咨询,并通过该研究获得ASCO颁发的MeritAward。

  三、坚持科研,不断反思

  “想病人之所需,急病人之所急”,是她从事肿瘤领域研究的赤子初心,也成为了推动她深耕这一领域的一大动力。

  在一次访谈中,吕佳蔚谈及科研心得,她提出了四大要素:“ 兴趣,平台,坚持与反思”。“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轻言放弃,但这种坚持并不意味着无所畏惧、不顾一切的坚持, 及时反思及时调整非常重要,要多反思自己方向是否正确、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支撑自己完成这项课题。”

  求学十余载,吕佳蔚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展现新一代中国青年医生的责任与担当,相信未来她能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