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鞠躬:创新思维和品格养成是教学的双翼

2019-04-17 中国科学报

鞠躬的办公室挂着一幅路易·巴士德写的格言:人们告诉你,要证明你是对的,而我要告诉你,要证明你是错的

  鞠躬的办公室挂着一幅路易·巴士德写的格言:人们告诉你,要证明你是对的,而我要告诉你,要证明你是错的。这是每一届他的研究生第一次拜访他时都会看到的话。

  鞠躬说,这句话很难懂。当他的研究生们懂了的时候,就是他们进入科学研究者队伍的时候。

  如果说起20世纪90年代我国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学术先锋,鞠躬一定是数得着的人物之一。说起第四军医大学(2018年改名为空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科的建立,鞠躬也是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不过在他诸多学术身份中,“老师”这一身份是他最看重也最有心得的身份。从教66年,怎样更好地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鞠躬一直在反思,在探索。

  本科生教育要回答“钱学森之问”

  1953年,鞠躬被分配到第四军医大学任助教,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教学生涯。那时的鞠躬虽然只是个助教,却很受学生们欢迎,曾被学生评为四位最佳教师之一。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鞠躬才悟到,他多年来教给学生的仅仅是书本知识,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授书本知识的老师,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不错的‘教书匠’而已”。从此,鞠躬开始努力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是最糟糕的,这样的老师也是最不受欢迎的。老师上课应该首先解释一些难懂的地方,让大多数学生接受该堂课的知识。其余时间应用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鞠躬的一个尝试是,告诉学生本堂课讲的某项重要内容是通过怎样的研究得出的。比如当神经解剖学讲到神经元时,鞠躬向学生讲述了神经元学说创立的故事:意大利的Camillo Golgi 于1873年发明了一种以他命名的神经细胞染色方法(Golgi 法)。Golgi用他的方法研究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细胞,认为神经细胞之间互相融合形成合胞体网络,而西班牙的神经形态学家Santiago Ramóny Cajal 根据他用Golgi 法的观察,却确认神经元是独立的细胞,创立了神经元学说。Golgi 及Cajal两人同获190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后英国剑桥的神经生理学家Charles Sherrington证明了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从而从功能上使神经元学说成为一个完整的学说,他于1932年获诺贝尔奖。

  除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知其所以然”的小故事外,鞠躬还在上课结束前,提出一两个须创新思维的问题作为“课外作业”。近年来,鞠躬在讲课中会向学生提出问题,由他们自由回答,可彼此辩论,甚至也可直接和他辩论。

  2002年,当鞠躬读到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来”,感触颇深,他认为本科生教学必须回答并尝试解决钱学森之问。

  研究生教育的四堂课

  1977年,鞠躬招收了第一个硕士生,1983年,他以副教授资格被教育部特批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已培养硕士65名、博士67名、在读4名。鞠躬以为,研究生教育当然要教专业、教学术,但更重要的是教信仰、教品格。

  鞠躬的研究生除了跟随他进行学术研究外,还有四堂“必修课”。

  一是道德。爱因斯坦曾说:“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

  在每届新研究生上完课程进入教研室时,鞠躬都会在会议室给他们放映他年轻时看过的一部好莱坞电影——由Greer Garson 主演的《居里夫人》。这是鞠躬的研究生们进入教研室的第一课。

  麦隆内夫人曾在《居里夫人自传》的“原版引言”中,叙述了她访问居里夫人的经历。巴黎《晨报》的主编告诉她,当时一克镭的市场价格是十万美元,麦隆内夫人估计居里夫人大概会像美国某些大发明家一样,住在豪华住宅,有豪华的办公室。但出现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位极其朴素的女性,在一个设备很不完善的实验室里工作;而且由于法国教授薪水不高,她只能住在廉价的公寓里。

  她如数家珍地说美国有约五十克镭,各分布在哪些城市。麦隆内夫人问她:“法国有多少克镭呢?”居里夫人答: “只有一克多一点点,都在我的实验室中。” “夫人你只有一克镭?”麦隆内夫人惊讶地问。“我?不,我一点都没有,这一克镭属于我们实验室所有。”

  麦隆内夫人提到居里夫人的专利,这应该使居里夫人成为大富翁。她淡淡地回答:“我们拒绝任何专利,镭是一种天然的元素,应该属于整个人类。”

  几周以后,麦隆内夫人回到纽约,希望能找到十位富有女性,每人如果捐助一万元,就可以买到一克镭送给居里夫人,但是她找不到十位,却有十万名妇女和一群男士愿意帮助,共同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募捐活动。不到一年,捐款就募集齐了。科学家们组织了一个委员会去购买镭,美国所有生产镭的工厂都来投标,最后有一家工厂获得了订单。

  时任美国总统哈定(Harding)准备在白宫举办的招待会上,亲自把那克镭赠送给居里夫人。居里夫人仔细看了证书上的赠文,又思考了一会儿说:“这不应该是送给我,成为个人财产的。我现在身体很不好,随时有可能死去。如果我去世了,这克镭就成了我个人的私有财产,将由我的两个女儿分享。这一克镭只能永远献给科学。您能让律师再起草一个文件,把这个目的写清楚吗?”

  爱因斯坦说:“居里夫人的品格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鞠躬想借由居里夫人的经历告诉他的研究生们,伟大的科学家首先要具有极其高尚的道德。

  二是科学研究的诚信准则。鞠躬在研究生进入教研室之初就告诉他们,国际上对于科学研究行为不端的分类。“最轻的是剽窃他人研究,其次是篡改实验结果,最严重的是伪造数据。”在鞠躬的教研室中,被发现并证实有科学研究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会被立即开除。鞠躬认为,诚信的底线是“诚实”,学术不端没有被宽容的机会。

  三是勿过分崇拜权威。西班牙神经形态学家Cajal写过一本对青年研究工作者的忠告,1996年由美国Larry Swanson 夫妇翻译成Advice for a Young Investigator,书中第一个忠告就是“Undue admiration of authority”。崇拜权威本无错,但过分就不对了。比如,把权威的言论作为真理。

  鞠躬曾对研究生说:“你们有谁用权威结论作为你们实验结果正确性的证明,无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权威杂志上的,我的回答是,你的脖子上有没有长颗脑袋。”鞠躬的习惯是在读书或看文献时边读边思考,并在空白处写上疑问、得到的启发、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或方向。这是培养“洞察力”,而“洞察力”是衡量一个科学家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方面。

  四是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科学研究是为了追求真理,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导师提出的科研课题、实验设计、实验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结论等,都不一定是无容置疑的。应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导师讨论,甚至辩论。鞠躬的教研室秉持公开讨论、辩论研究问题。研究生们照此行事,收效非常好,而且将这种习惯用于其他场合。例如听学术报告时可能会对报告内容提出质疑、讨论。鞠躬认为他不仅没丢面子,反而受到了更大的尊重。

  鞠躬的办公室挂着一幅路易·巴士德写的格言:人们告诉你,要证明你是对的,而我要告诉你,要证明你是错的。这是每一届他的研究生第一次拜访他时都会看到的话。

  鞠躬说,这句话很难懂。当他的研究生们懂了的时候,就是他们进入科学研究者队伍的时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鞠躬学术成长资料研究报告》〈2018未刊本〉,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