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学术桥-订阅号
学术桥-小程序

陈佳洱院士讲述我国两弹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

2018-07-03 人民网

6月30日上午,陈佳洱院士讲座在北京大学技物楼激光加速实验室开讲

  6月30日上午,陈佳洱院士讲座在北京大学技物楼激光加速实验室开讲。作为“两弹一星”事业的见证者,陈佳洱为在座的师生们讲述了我国研制两弹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来自北京大学核科学实验班的约30名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陈佳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家。他在加速器物理研究领域卓有建树,是我国低能粒子加速器物理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讲座现场,他首先回顾了核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为大家讲述原子核与核能、核武器基本结构与燃料等问题。

  在讲到我国发展核武器的艰辛历程时,84岁高龄的陈佳洱难掩激动与感慨。在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下,以两弹元勋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怀着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探索未知规律的追求,不畏艰难、自主创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那时,作为我国派往英国的第一批访问学者,陈佳洱正在参与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的研究,他揭示了加速离子严重损失的一个主要机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诊断越隙共振的实验判据,并发展了用可控的局域性一次谐波有效抑制越隙共振振幅增长的方法,将加速器中心区束流传输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英国人说我是加速之王,很尊重我,但是他们从心底里依然觉得中国人是落后的,觉得我们是科技落后的民族,瞧不起我们。”

  陈佳洱谈到,1964年10月16日正值英国大选,电视中整天都在播送着大选新闻,突然画面上打出一行大字“中国今天爆炸了一枚原子弹”。消息一出,外国同事们纷纷向他求证,于是他连夜回大使馆确认消息。第二天在回去的火车上,“周围乘客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是中国人,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中国人了不起!”午餐时他成了餐厅里的“明星人物”,同事们都向他围过来打探原子弹的消息,那时候,他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实力的增强得以让中国人在国际上扬眉吐气。

  讲座中,在座的师生被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和围绕国家需要大力协作所表现出的优秀人文精神所鼓舞,为百年来饱受列强欺凌的祖国能在建国后短短一段时间迅速屹立于世界大国之林而感到自豪。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强。讲座最后,陈佳洱勉励在座的各位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和以前相比好了很多,希望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把激光加速搞上去,为我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造福祖国和人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扫码关注学术桥
关注人才和科研